在近期开展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吉林省靖宇县马架子密营遗址被确认为杨靖宇将军殉国前从那尔轰地区突围时发生的最后一次规模较大战役所居住的密营,被认定为全国文物四普重大发现。在该遗址确认过程中,省档案馆藏《讨伐旬报》发挥了重要作用。
马架子密营始建于1935年。由于日伪不断镇压抗日武装力量,残暴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抗日武装力量处境十分艰难。为此,杨靖宇指挥抗联战士修建了马架子密营。据记载,1940年2月1日,杨靖宇率部在此宿营时,由于叛徒出卖,引来日伪军警围剿。根据普查队调查,从2月1日开始突围至23日杨靖宇牺牲,已掌握的史料中没有这22天中杨靖宇在此战斗的记载。
省档案馆藏1940年“野副讨伐司令部”的两份《讨伐旬报》记录了杨靖宇在1940年1月至2月率部在密营附近与日伪军警展开3次战斗。1月21日,杨靖宇率部约200人与伪警察大队在伪濛江县马架子东部交战;2月1日,率部约100人与伪警察大队在五斤顶子北麓交战;2月7日,率部约40人在五斤顶子东部488高地附近与伪森林警察队交战。这些档案证实了杨靖宇突围后,率部与日伪军警在马架子密营附近发生多次激战。
近年来,省档案馆系统整理研究东北抗联相关档案,先后公布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杨靖宇信件档案等,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马架子密营遗址的确认便是抗联档案研究与抗联文物普查深度融合的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