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完成了新馆搬迁,馆库条件得到了极大提升,为南充档案工作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市档案馆借力打基础、补短板,以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作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的重要抓手,打出一系列组合拳,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践行四个“好”和两个“服务”的目标任务。
摸清“家底”,明晰工作新挑战
随着新馆的投入使用,市档案馆对市本级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进行了调研,重点围绕机关档案规范化管理、机关档案室藏数量及信息化建设、档案服务外包市场等方面内容。据调查,全市普遍存在到期档案未按时移交进馆、档案数字化率偏低、信息化建设缓慢、档案服务外包企业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已形成但未到移交期限的档案约282万卷(件)(不含专业档案)。此次调研,让市档案馆为之后工作的科学决策和统筹推进,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工作新格局
基础差、欠账多、起步晚是市档案馆面对的现实制约,然而仅靠档案馆单方面的力量,想要啃下这个“硬骨头”难免势单力薄。为此,市档案馆向上级积极寻求支持,局馆联动,大力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机制体制,充分发挥“党管档案”的体制优势。今年年初,局馆共同研究制订了《南充市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细则》(下简称《工作细则》),提出了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措施和业务规范,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立足南充档案工作实际,基本搭建了较为完善的“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制度体系,就全市“双套制”移交与接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安排部署,成立档案移交与接收工作专班,将馆内的业务能手集中起来,负责档案“双套制”移交与接收指导服务与进馆档案质量查验。
以点带面,实现良好开局
市档案馆结合工作中掌握的实际情况,选取部分已基本达到进馆要求的单位作为试点,以点带面,合力攻坚,历时3个月,完成对市审计局移交档案的接收工作,并决定将10个机构改革单位档案的移交与接收作为“先手棋”,纳入2022年接收计划。同时,探索建立“3+1”四方联动机制,即市档案局、市档案馆、移交单位切实担起各自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建立以业务规范为导向、以服务质量为根本的外包服务机构管理机制,严把进馆档案质量关。工作推进全程实行留痕管理,做到每次检查都有检查记录和反馈意见,每次反馈意见都有整改落实情况。在市档案馆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上,以及日常业务指导、执法检查工作中,大力宣传档案“双套制”工作要求和开展情况,解读相关业务规范,使越来越多的单位主动对接市档案馆,要求进行业务指导并纳入移交计划。截至目前,已对市政法委、市乡村振兴局、市人社局等23家单位开展了拟进馆档案上门指导服务。
另外,在“双套制”工作谋划的伊始,市档案馆面对进馆档案开放审核等新课题,坚持苦练内功,多次就相关工作开展业务研讨,推进和规范进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在平时的业务指导过程中,也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业务指导,提高进馆档案开放审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以移交接收带动其他基础业务全面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