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是家庭伦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年来,江西省各地纷纷举办晒出家庭档案活动,这些家庭档案往往记录着家庭的历史,承载着世代相传的家风,也映射了时代发展的历程。
它可能是一封多年前承载着父母与子女间深情的家书,它可能是祖辈传下的家训家规,它可能是尘封许久的家庭相册,它可能是烙有时代印记的老物件,它也可能是一本本老账本……虽然它们外形多变,却有共同的名字——家庭档案。近年来,江西省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等地纷纷举办晒出家庭档案活动,引起了强烈反响。来自各地一个个普通家庭晒出的家庭档案,描绘出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一幅幅最为生动的画面,不仅让人们得以从中管窥赣鄱时代发展,也促进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代代相传。
如果说记忆可能会消退,那么档案则是保存记忆的最佳方式,一张照片、一本笔记、一封书信……这些都承载着最宝贵的记忆。长久以来,家庭档案展现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故事,其中既有赣地名人的家风故事,也有近现代革命英雄人物的家风故事,还有新时代楷模人物的家风故事……那么,如何为家庭建档呢?
对此,江西省档案局档案科技信息处处长邓东燕表示,要收集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及其他形式的历史记录,这些历史记录包括家书、家训家规、对联、相册、老账本、老物件等,只要是在人们心里弥足珍贵的家庭资料,或带有年代印记的物件,都能成为家庭档案的一部分。
收集家庭档案材料后,应对其进行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便于保管利用。对于购物发票、工资条、旅游门票等规格较小或容易破损的纸质材料,需要粘贴或托裱,统一整理成A4大小规格;家庭档案编号应按每个大类内档案材料的排列顺序,以件为单位从“1”开始编流水号,每件档案材料编一个号码,属同一类别的档案连续编号;要依照家庭档案的不同类别及其排列方法,按先后顺序装入档案盒。在邓东燕看来,收藏整理好家庭档案,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你见过清光绪年间的护照、抗美援朝光荣证吗?你知道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成分证明书是什么样的吗?在南昌举办的以“岁月记忆 社会缩影——我的家庭档案”为主题的全省珍贵家庭档案展览中,40余块展板展示了11个家庭的家史家风、工作成果、知青岁月,包括国家领导人批示的文件、契约票证等内容。11个家庭中有相濡以沫六十载的毛云卿、陈惠琴夫妇,有感动中国的乡村教师支月英,有抗美援朝功臣廖渔萍,还有坚守初心的老党员钟声提等。
耄耋之年的毛云卿、陈惠琴夫妇曾前往展览现场观展。在看到自己的家庭档案得以展出时,毛云卿老人激动地说:“我们夫妻在一起60年了,每每看到这些照片就好像回到了过去,希望我们的家史家风可以一直传承下去。”
“这些来自普通家庭的档案,描绘出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最生动的画面。”邓东燕说,晒出家庭档案主要是为了唤起市民关注大家的共同记忆,珍惜社会共同的历史信息资源。
记者了解到,在景德镇珠山区举办的“‘晒幸福’我的家庭档案”活动中,共征集到880件档案作品,经过层层筛选,最终展出了85份家庭档案。在这些家庭档案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退休教师熊钦元家的档案。熊钦元是景德镇市第三中学的退休教师,在他的家庭档案中,最有特色的当属他儿子读书时的准考证和成绩单,这些出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准考证、成绩单早已泛黄,但上面的黑白照片依然十分清晰。
“这是我儿子熊飞刚入学时的照片,这是他初中考试成绩单,这是他的高考准考证……”熊钦元一边小心翼翼地翻阅档案资料,一边向记者讲述档案背后的故事。他儿子熊飞1988年参加高考时只有15岁,最终被东南大学少年班录取。于他而言,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不是银行卡,而是一份份家庭档案资料。
熊钦元表示,40多年来坚持建立家庭档案其实不难,关键要有细心和恒心。这些关于儿子成长点滴的收集,不仅能勾起他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也为孩子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富。他告诉记者,他和妻子一直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因此多年来,在收集家庭档案的材料时,还会从中总结出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用纸笔记录下来并保存好。
在上饶举办的家庭档案展中,上饶市邮政分公司退休员工黄世华的家庭档案生动诠释了好家风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他悉心收集了各种档案材料,并将其分为历史档案类、照片档案类、工作成果类、成长记录类、证件荣誉类、亲情交友类等多个类别。“我儿子毕业于北京大学,从他出生起,我就开始为他写成长手册,并制作家庭档案,记录他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黄世华说,“这次展览会让更多人了解了家庭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也认识到好家风的重要性。”
家庭档案不仅能展现、传承优良家风,还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在九江市浔阳区档案馆展厅“晒出”的当地书画家陈尚秋的家庭档案便是如此。
记者从九江市浔阳区档案馆获悉,这份家庭档案内容丰富翔实,展示了陈尚秋所在的“五世同堂”大家族自清末以来的变化。从清末其祖父母生活的方方面面到如今其外孙的出生,百年来的家庭记忆记载于不同的档案资料中,不仅涵盖了其祖父陈雨辰在清末、民国时期的老照片、日记、诗集、绘画册,还包括其个人作品,鲜活生动地反映了这个大家族的家族史。
在这份珍贵的家庭档案中,还有陈尚秋留存的自己和母亲1939年的“难民证”及其祖父留下的《壶厂笔记》《金石书画集》《呻吟草》诗集等。在陈尚秋看来,他的家庭档案是千千万万个家庭努力奋斗、不断发展的一个缩影,体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时代变迁。
“一家五代人的档案收集起来一定很费功夫,但这份家庭档案非常有意义,就如同一部微缩版的时代发展史。”来自九江浔阳区的吴奇在观展后感慨道,“实际上,一个个家庭的记忆仅仅是‘水滴’,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才是‘江河’。希望日后我也能通过这种记录的方式培养责任心和契约精神,以小见大,履行个人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