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省民政部门与档案管理专业部门联合推动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经过全省民政部门和档案管理专业部门共同努力,6000多卷辽宁省地名普查成果类档案完成整理、验收、移交,由省档案馆收藏,将按计划继续开展档案数字化、编研工作,及时向社会提供地名标准化服务。
据介绍,从2009年末开始,该省按照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到2018年6月,全省共普查地名信息26.6万余条,完成了全部地名普查任务。地名普查结束后,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国家民政部要求,为高质量推进地名普查档案建设,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密切配合,共同组织规范开展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省民政厅、省档案局联合制定了《辽宁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档案建设工作中,全省民政部门与档案局、档案馆等部门紧密配合、联合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资料的整理、制作、归档工作。围绕地名普查档案分类、整理、汇总、装订、移交等环节,沈阳、锦州等地选取部分县区先行试点,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修正,少走弯路;加强专业指导、跟踪督导,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和信息通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质量和进度,实现了全省相关档案整齐划一,有序规范,科学归类。省民政厅、省档案局、省档案馆联合开展档案建设工作调研,共同完善档案标准、指导整理工作、组织验收和移交,全面完善地名档案资源体系,确保了工作目标顺利实现。
经协同推进,全省共整理出地名普查成果类档案6411卷,高质量完成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任务。在开展地名普查档案建设工作的同时,辽宁各地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地名普查档案编研等地名普查档案转化利用工作,充分依托成果档案,编纂各类具有特色的档案文化产品。
目前,全省各地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产品陆续形成并面世,向社会提供更加便捷的地名信息服务,实现了地名普查档案作为地名信息载体的社会价值,进一步弘扬和繁荣优秀传统地名文化,增强辽宁文化软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