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是中国民营经济发祥地、股份合作制发源地、市场经济先发地。民营经济一直是台州经济的最大优势、最亮特色、最重底牌。多年来,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州“再创民营经济发展的新辉煌”的殷切嘱托,把民营经济作为“重要窗口”建设的最大闪光点来打造,把建设新时代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强市作为台州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重大任务来谋划推进。在这一背景下,全市档案系统紧紧围绕中心、扛起担当,找准定位、探索创新,自2004年以来持续推进民营经济档案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聚焦服务性,以全方位的服务指导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
2020年下半年,在广泛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市档案局、市档案馆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档案工作的十二条意见》,召开全市民营经济档案工作座谈会,成立了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建立常态化联系服务民营企业机制,明确各市(县)档案部门领导均结对联系1家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坚持每年至少走访调研2次,积极开展宣传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完善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机制,成立由档案工作主动性强、基础较好的32家重点企业组成的协作组,支持企业之间联合学、相互帮、共提高。加快企业档案管用平台建设,创新档案服务方式,开展企业珍贵档案进馆保存、授权建立企业档案查阅点和重要档案数据容灾备份等定向服务。选择11家重点企业为市(县)两级档案进馆保存样本单位,定期开展档案资源征集工作。积极推进反映台州民营经济发展历程的档案工作特色展区和专题数据库建设,探索在企业建立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档案馆分馆。进一步推动企业档案服务市场化,召开全市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座谈会,出台规范档案服务外包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支持资质优、服务强、评价好的档案中介服务机构开展针对民营企业的档案寄存、整理和咨询等市场化业务。
提升主动性,以全覆盖的宣传培训引导民营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为增强企业档案意识,更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市档案部门以国际档案日、档案法制宣传月等为契机,大力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在新修订的档案法颁布后,各市(县)档案部门专程赴3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性宣传,通过正反面的典型案例,让企业家认识到,档案工作不是可有可无或锦上添花,而是企业走向现代化、市场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保障。每年定期召开重点企业档案工作座谈会、培训会,加强对全市经信、科技等系统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业务培训。通过专家授课、实务指导、现场观摩等方式,帮助企业档案工作人员提升业务素养,鼓励企业档案工作人员参加档案职称评定,在广泛的宣传调动下,全市各企业做好档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如,泰隆银行原有档案库房8000平方米,现已开工建设3500平方米的新库房,并制定了《档案规范化管理实施方案(3年规划)》。
突出示范性,以多层次的创建培育打造可学可复制的典型样本
民营企业规模和经营状况各不相同,要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不能简单照搬照抄对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指导模式,必须因企制宜,根据企业现实发展需求和档案工作基础,先易后难、分类有序推进档案工作。市档案局坚持分类指导,针对档案意识强、将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企业,重点指导其完善档案工作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标准体系;针对有一定档案意识,但档案管理不够集中、不够规范的企业,重点指导其改善档案管理环境,提升基础业务能力,推动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针对档案意识淡薄、档案管理薄弱的企业,重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帮助其开展档案工作,逐步达到规范化管理要求。结合实际,积极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分步创建规范化档案室、数字档案室(馆)、档案示范点、档案信息资源中心等。将党建工作基础好、管理规范的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从中选取11家作为新一轮民营经济档案示范点创建单位,并出台《民营经济档案示范点创建工作指导意见》,发挥以点带面的引领作用。目前,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正在建设档案库房、企业发展展厅;浙江海正集团有限公司6万多卷(件)馆藏档案已全部完成数字化。聚焦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工业4.0标杆城市、国家创新城市等重大决策部署,市档案局坚持定期联合市科技、经信、财税、市场监管等行业主管部门,有重点地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档案、高新技术档案,以及合同、财务、客户档案专项创建工作,改变档案部门“单独作战”的局面。
下一步,市档案部门将以提升宣传广度深度和服务精度为重点,全面提升民营企业档案服务实力和服务水平;以加强协作组运行机制和队伍建设为重点,切实发挥协作组的互助作用;以档案资源、业务流程、管控模式、服务产品数字化为重点,推动企业档案工作“智治”转型;以企业应对诉讼、破产保护、参与国际标准认证、防范贸易摩擦等工作为重点,探索发挥档案基础性支撑作用的新途径;进一步扬优势、创特色,奋力打造民营经济档案工作示范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