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全国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多次在国家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涌现出“全国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等一批先进典型,连续4年荣获全市绩效考评标兵单位,创建牡丹江市级文明单位……近年来,黑龙江省宁安市档案馆工作成绩斐然。一直以来,宁安市档案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推动地方档案事业跨越发展为目标,创新工作理念,拓宽服务领域,构建了“大监管、大征集、大示范、大服务”的“大档案”工作格局。
“三个纳入”,建立全方位“大监管”体制
近年来,宁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档案事业发展纳入全市发展规划,不断加大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累计投入150余万元用于档案接收、编研、信息化等工作。2019年,市政府投入1500万元启动了档案馆新馆建设项目,为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基础保障。
此外,宁安市档案馆每年主动向市人大汇报档案工作开展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将档案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开展常态化档案执法检查。市档案馆还就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大档案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力度、加大档案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档案规范化管理水平等问题,专题向市政府提出建议,为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2015年,宁安市委、市政府将档案工作纳入全市目标绩效考评体系,依据绩效考评管理卡和绩效考评管理办法,每年对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打分,将打分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从而为档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机制保障。
丰馆扩容,收获抢救性“大征集”成果
近年来,市档案馆不断丰富馆藏内容,开展了4次大规模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接收基层单位近30年的档案5.1万卷。接收婚姻、公证、土地确权等各类民生档案2.75万卷7.4万件。2019年,市档案馆及时启动涉改单位档案接收工作,一个月内完成该项工作,接收涉改单位档案5526件。目前,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总量突破10万卷,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馆藏资源体系。
在加强档案接收进馆工作的同时,市档案馆积极开展特色档案征集工作,传承地域文明。征集名人档案845件、重大事件档案50卷298件、满族家谱4部和村史村志7部进馆保存;先后到省内外征集明清及日伪时期反映宁安历史的文献资料15套;征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家族祭祀活动等声像69盘,满族、朝鲜族舞蹈照片、民俗婚礼照片、宁安各类古迹、风光、古民居照片3500余张;征集清代流人所著《宁古塔山水记》《柳边纪略》等宁古塔地方专著及方拱乾、吴兆骞等流人诗集、书信集,其中《何陋居集》等5部资料为清代木刻板珍贵资料,《甦庵集》为海内外孤本。在古籍成果开发方面,市档案馆注重采用原版影印的方式,保持古籍原著的风貌,制成古线装及简装两种版本。系列古籍成果成为宁古塔这一历史文化名城的物化载体,对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深化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提高文化竞争力,在“文化之城”“书香之城”建设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
善打硬仗,屡创高标准“大示范”样板
2006年,宁安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与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起步。市档案馆通过专题调研,确立了3年内全面完成行政村规范化建档的工作目标,并制发了《宁安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实施方案》《宁安市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明确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不同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按照“界定类别、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全馆人员深入各村屯,带领镇村两级业务人员边建档边培训。建档足迹遍布12个乡镇60余个村屯,建档1.7万余卷。在河西村,一个月时间内逐页清理了16个企业和村里13麻袋的资料,建档556卷;在教育村,清理了1949年至今的全部资料,建档270卷。在此基础上,市档案馆组织召开现场推进会,全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全面提速。2007年7月,国家档案局有关负责同志来到宁安,对宁安市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宁安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创建工作,按照“六统一”的标准,全面完成了全市12个乡镇243个行政村的建档工作,指导并参与整理镇、村各类档案26.83万卷,建档率达100%。2012年7月,宁安以优异成绩通过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县验收,成为全省首家“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市”。
2013年,宁安市圆满完成国家农业农村档案资源项目建设任务。2018年,渤海镇小朱家村被确定为全国“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试点单位。市档案馆人员深入相关部门及农户家中,与镇村干部一同收集资料。通过精心整理,建立文书、会计、声像、项目、家庭、土地确权6类档案,共计1090卷(册)。其中,年份最早的是1948年的“阶级成分划分表”。征集并整理综合整治项目图纸1058张,100%实现档案数字化扫描。这些档案的建立健全,在助力产业振兴、留住文化传承、彰显生态宜居、规范乡村治理、记载富裕生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9年,在出色完成试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全市240个行政村全面开展档案工作服务乡村振兴建设。
全力挖潜,开创多元化“大服务”领域
宁安市档案馆将档案资源转化为社会需要的公共财富,用足用活档案资源,不断拓展档案资源的服务领域,档案的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近年来,市档案馆共接待社会各界档案利用者1.3万人次,查阅档案8476卷。为编史修志、资政参考提供资料530万字。为信访部门提供化解矛盾的依据,提供无休息即时服务,档案馆工作人员随叫随到。为组织、人事等部门提供身份、学历证明200余件,为困难群众提供大量佐证材料,在解决民生问题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档案展览、媒体宣传等形式把党的惠民政策信息及时提供给利用者,实现了民生档案造福民生。
同时,市档案馆凭借区域资源优势,把档案资源变成实施生态经济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依据。《宁安水资源状况》等系列编研成果为区域内农产品论证和地理标志的申请注册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为宁安城市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提供理论支撑。深入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围绕历史、文化、旅游、民俗等内容,编纂了反映宁安地情的书籍、画册,为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
树立品牌,形成永续性“大档案”格局
宁安市档案馆坚持党建工作常态化,创建“党建育人,引领建档之路”党建品牌,不断创新党日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和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实现党建与队伍建设齐发展。开展“宁安档案”品牌建设,培养出坚守信念、精益求精、将档案事业放在心中的“业务专家”;走基层、传技能、做辛勤园丁的“指导专家”;为城守史、永留城市记忆的“馆室专家”,形成独具特色的“宁安档案”工作速度,取得丰硕成果。
为开展科研攻关,市档案馆与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地理信息更新与服务软件系统集成平台项目研究,荣获国家“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发表的3篇论文分别被中国档案学会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收录并交流;承接省、市级现场会、专题会14次。
|